一樣的人生,異樣的心態,看待事情的角度截然不同。要能跳出來看自己,以樂觀、豁達、體諒的心態來觀照自己,認識自己;不苛求自己,更重要的是超越自己,突破自己,因為好好生活才有希望。令你生氣的人已經走的老遠了,你還為他生氣,何必呢?哲人康得說:〖生氣,是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〗。跳出來看自己,你不妨換個角度覺照自己,你就會認識到生活的苦、累或開心、舒坦,取決於人的一種心境,牽涉到人對生活的態度,對事物感受。跳出來換個角度看自己,你就會從容坦然地面對生活,再也不會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了。當痛苦向你襲來的時候,不妨跳出來,換個角度看自己,勇敢地面對這多舛的人生,再憂傷的瘠土上尋找痛苦的成因,教訓及戰勝痛苦的方法,讓靈魂在佈滿荊棘的心靈上作出勇敢的抉擇,去尋找人生的成熟。
  
    
跳出來換個角度看自己,自己就會在過日子中獲得快樂,「天天是好日子」,心靈就會豁亮,沒有困境煩惱。
  
    話說,有位老媽媽生養兩個女兒,大女兒嫁給了一個賣傘的生意人,二女兒在染坊工作.這使這位母親天天憂愁.天晴了,她擔心大女兒的傘賣不出去;天陰了,她又憂傷二女兒染坊裡的衣服晾不干。她這樣晴天也憂愁陰天也憂愁,不多久就白了頭。一天,一位遠方親友來看她,驚訝她的衰老,問其原由,不覺好笑,那親友說:“陰天你大女兒的傘好賣,你高興才是,晴天你二女兒染坊生意好也該高興才是。這樣你每天都有快樂的事,天天是好日,你幹嘛不撿高興專拾憂愁呢?”老媽媽換個角度想:“言之有理!”從此,她笑口
常開,幸福每一天。
  
    人的一生,總免不了磕磕碰碰,遇到不快而生氣,或遇到天災人禍而痛不欲生等等。
每當這個時候,我們是怎樣去處理的呢?
    記得有位哲人曾說:〖我們的痛苦不是問題的本身帶來的,而是我們對這些問題的看法而產生的。 〗這話很有哲理,它引導我們要會解脫。
說到這裡,我想到另一個故事: 
    話說,夏天的傍晚,有一美麗的少婦投河自盡,被正在河中划船的白鬍子艄公救起。艄公問:“你年輕輕,為何尋短見?”“我結婚才兩年,丈夫就遺棄了我,接著孩子又病死了。您說我活著還有什麼樂趣?”艄公聽了沉吟有頃。說:“兩年前,你是怎樣過日子的?”少婦說:“那時我自由自在,無憂無慮呀……”“那時你有丈夫和孩子嗎?”“沒有”“那麼你不過是被命運之船送回到兩年前去,現在你又自由自在無憂無慮了,請上岸去吧……”。話音剛落,少婦恍如作了一個夢,她揉了揉眼睛,想了想,便離岸走了。從此,她沒有再尋短見。少婦回心轉意。是因為她從另一個角度看自己,從而看到一種生的曙光。感受到自由自在的力度。在很多時候,我們所有的苦難與煩惱都是自己依靠過去生活中所得到「經驗」做出的錯誤判斷,這時,我們不妨跳出來,換個角度看自己,你就不會為戰場失敗、商場失手、情場失意而頹唐;也不會為名利加身、讚譽四起而得意忘形。換個角度看待自己,是一種突破、一種解脫、一種超越、一種高層次的淡泊寧靜,從而獲得自由自在的樂趣。轉一個角度看世界,世界無限寬大;換一種立場待人事,人事無不輕安。
願你天天是好日!
  
    當人生的理想和追求不能實現時,不妨換個角度來看待人生。
換個角度,便會產生另一種哲學,另一種處事觀。
一位女士抱怨道:「我活得很不快樂,因為先生常出差不在家。」她把快樂的鑰匙放在先生手裡。一位媽媽說:「我的孩子不聽話,叫我很生氣!」她把快樂的鑰匙交在孩子手中。男人可能說:「上司不賞識我,所以我情緒低落。」這把鑰匙又被塞在老闆手裡。
婆婆說:「我的媳婦不孝順,我真命苦!」年輕人從文具店走出來說:「老闆服務態度惡劣,真把我氣炸了!」。
   一個成熟的人應該掌握自己快樂的鑰匙,他不期待別人使他快樂,反而能將快樂與幸福帶給別人。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「快樂的鑰匙」,但我們卻常在不知不覺中把它交給別人掌管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ordanlowyench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